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~ 文|清源 编辑|t 哄抢救济餐、排队捡垃圾——这样的一幕幕正在全球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巴西上演。 截至2023年,巴西有1.25亿民众面临食物匮乏的窘境,有3300多万人几乎吃不上饭。 在巴西总统卢拉宣誓就职的时候,年逾古稀的卢拉传达出自己的夙愿,那就是让巴西人民都能吃上一日三餐。 言罢,这位领导人竟是潸然泪下,情绪激动万分,演讲一度中断。 卢拉如此感性的一幕令人心里五味杂陈——巴西作为“金砖五国”之一,是拉丁美洲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,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。 然而一招不慎,落入资本陷阱,竟是如此地步。 那么,巴西为何有那么多人吃不上饭呢?巴西又是如何掉入资本陷阱之中的呢? (卢拉因为饥饿问题而落泪) 地理条件优渥,却步入饥荒的窘境 巴西出现饥荒,这是让很多人始料未及的。 地大物博的巴西是世界上有名的农业大国,它真的很缺粮食吗? 作为坐落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——亚马逊平原上的农业大国,巴西全部的国土几乎都处于热带地区,热量条件充足。再加上雨水充沛,几乎就是老天爷赏饭吃。 2022年,巴西全年粮食出口量排名全球第二,出口创汇790亿美元,中国则是被其甩在了身后。 而要知道的是,巴西的人口将超过两亿,这意味着巴西不仅人比中国少,粮食还比中国多,再怎么想也几乎是不可能发生饥荒的。 夸张点说,去耕地里捡粮食,那也饿不着肚子。 但是,饥荒切切实实地发生在了巴西。 2022年6月,1.25亿巴西人正处于饥荒之中,3300万巴西人每天甚至吃不上一顿饭。 面对着席卷全国的大饥荒,巴西政府救灾不力,社会各界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 (在街边烧水的灾民) 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,数以千万计的灾民嗷嗷待哺; 数以百万计的灾民背井离乡,四处逃荒,寻求活路; 更有数不清的灾民饿死在家乡或倒毙在逃荒的路上。 如此一幅惨绝人寰的饥荒流民图,在巴西以外的人们却知之甚少。 (领取救济粮的巴西民众) 巴西《南美侨报》记者在从里约热内卢前往港口城市萨尔瓦多的途中这样写道: “2016年,我乘坐同样的黄色货车,沿着山路赶赴萨尔瓦多,那是一片安静的春天景象;而如今……饥饿已成为终章。” “但这里的人们根本不知道那些骇人听闻的事情。在欧洲,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巴西的灾情。” 这得归因于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的竭力掩饰,他将上述的一切都称为“假新闻”。 在这场饥荒中,大量难民涌现,巴西人民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,更可怜的是他们的孩子们,身为儿童的子女的命运最为悲惨。 (因饥饿而严重营养不良的孩子) 这是因为饥饿的父母自己都快生存不了,更无力抚养自己的小孩,并且儿童体弱多病,父母们更没办法养活他们,于是选择丢弃小孩或者卖掉自己的孩子来换取几餐粮食。 这些情况综合下来后,造成了在巴西饥荒中出现了数量众多的难童,这些难童由于年龄较小,体力和免疫能力都不如成年人,所以他们抵御灾荒的能力更弱。 在记者的镜头下,我们随手拿起一张照片,便能看到这样的影像: 难童的头发像天然油一样闪着光泽,杏仁一样的眼闪闪发亮,但这些孩子吃不饱饭,瘦骨嶙峋。 他们原本明亮的眼睛,变成了流脓的无用的裂缝。 营养不良使他们的头发枯萎并灼伤。长期的饥饿使得他们的胃肿胀,声音也变得细小,只有微弱的尖叫声。 儿童,本是天真浪漫、无忧无虑的代名词,但灾荒时的难童,却在小小年纪饱尝苦难。 他们年纪尚小,不谙世事的他们对饥荒没有太多认识,但吃不饱就哭是他们的第一反应。 这种儿童自带的天真感,使得他们面对记者的镜头时,会下意识的笑出来,那些流露在脸上的笑脸,是本真的快乐和满足。 可是,这在笔者看来,却是格外得揪心。 但是即使抛弃了孩子,大人的生活就能好过了吗? 有用户在国际设备上发布了这样一段视频: 在巴西里约的街头,拍摄者看到一个人跌跌撞撞地向前走,向左和向右错开,两个步幅靠近,一个步幅缓慢,走两步停两步,然后停两步又走两步…… 拍摄者认为这个人一定是醉酒的,但是当他靠近时,才看到对方是一个女人。 那个女人身后是一个孩子,三四岁的样子,又瘦又弯曲; 当拍摄者走的更近时,发现那个女人的怀里还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。 当她看到行人时,她已经没了乞求的力气,只有两只裸露在外的眼睛,拍摄者给她钱时,她不知道如何用手拿钱,只是呆呆地凝视着前方。 (捡垃圾吃的巴西民众) 从笔者的视角看去,拍摄者和那个女人只有数十步之遥,但那个女人走路就像一头脆弱的草风。同时,没人能想象这两个孩子的命运。 究竟是什么,导致了这场人间惨剧呢? 一招不慎,跌入资本的陷阱 耕地广袤的巴西,粮食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二,这就说明当地并没有发生粮食歉收的问题。 粮食供应没有问题,饥荒又是从何而来的呢? 其实,最关键的问题因为巴西的粮食产权不在自己手里。巴西农业已经被外国资本绑架,掉入了资本陷阱之中。 在2014年,巴西成为拉丁美洲发展潜力最大的经济体,成功的从联合国的“饥饿地图”中脱身,数百万的巴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。 (巴西干旱问题严重) 粮食问题解决了,巴西就准备大力发展经济,并将美国制定为发展的榜样。 巴西上上下下进行了彻底的改革,金融、基建被放在了国家任务中最关键的位置。 这样一来,巴西就从昔日的农业大国转变成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“新兴国家”。 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,巴西国内的人才也都向金融和基建方面涌入,曾经“人满为患”的农业领域显得萧条起来。 人才的巨大流动,导致巴西国内的经济出现了巨大的缺口,也就是所谓的“空心化”现象。 在2017年,巴西国内各类服务业的占比高达70%。 服务业就意味着没有实体经济,所有的收入都是镜花水月。 (外资纷纷投资巴西) 为了挽救这支离破碎的经济,巴西政府决定大力地引进外资,将国内的相关产业全部放开。 短短两年内,欧美资本迅速杀入巴西市场,房地产、矿产和能源行业被尽数瓜分。 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,能源行业的供应商都是来自于意大利的企业; 整个巴西二十多个机场,经营权也都花落外国财团之手。 就连最为关键的粮食交易权,也没有被巴西人握在手中,而是由全球四大粮商掌管。 全球四大粮商最擅长利用资本的手段,给其他国家埋坑。 整个全球市场,四大粮商垄断了超过70%以上的农产品交易,无人能够抗衡。 在杀入巴西市场之后,四大粮商恶意压低粮食的收购价格,从当地农民的手中获得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。 随后,四大粮商在巴西推广机械化种植,改变了巴西农民原有的农耕方式。 土地怎么种?巴西农民自己说了不算,得看四大粮商怎么说。 获得了大量的土地,又在种植方式上专断独行,四大粮商很快就从巴西农民的手中夺过了土地经营权。 种子、农业机械、产品销售……四大粮商把每一步都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。 与此同时,由于巴西的大规模土地都集中在四大粮商的手中,而四大粮商最喜欢种的作物就是大豆。 这就导致巴西农产品的种植多样化程度急剧下降,小农场主也在竞争之中逐渐失去了地位,甚至失业。 四大粮商正式进入巴西之前,每八公顷的土地,就需要一名巴西农民;而在四大粮商进驻巴西之后,每两百公顷的土地才需要一名巴西农民。 这样一对比,就会发现巴西农民几乎都丢了工作。 没有土地可以耕种的巴西农民纷纷涌入城市,在贫民窟中过活。而对于城市化率高达86%的巴西而言,农民离开农村,也是被逼无奈。 再举一个例子,玉米在美国社会是用来饲喂牲口的作物,在全球范围内则是生产乙醇必需的原材料。 2022年,由于俄乌冲突,欧洲能源危机爆发。 这样的情况下,四大粮商将巴西打造成了玉米生产基地,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,巴西就被迫成为世界第三大玉米生产国。 玉米一直在种,而老百姓要吃的小麦却没人种了。 2022年,巴西靠着进口小麦,艰难求生。 与此同时,由于经济下滑,巴西国内通货膨胀现象严重,食品价格连飙升。 再加上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并不重视粮食安全问题,导致许多巴西人决定一天只吃一顿饭。 根据数据显示,巴西的平均收入水平大幅下降,目前勉强和2012年的时候持平。 结果,博尔索纳罗还在削减巴西国内的贫困补贴,让生活本就拮据的巴西人雪上加霜。 最终,饥荒席卷巴西。 巴西带来的警示:粮食安全问题 其实,粮食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国际社会中的焦点问题。 作为“世界霸主”的美国,也一直把推行粮食霸权作为称霸全球的重要方法。 全球四大粮商中,有三家的总部就在美国,他们凭借着超高的控制,和美国的霸权主义,给其他国家布下一个又一个的陷阱。 必要时,美国甚至会发动粮食战争,来达到操控世界局势的目的。 缺粮国家生杀予夺的权利,就相当于被美国人牢牢的握在手心里。 截至2023年三月,全球粮食价格指数达到近15年以来的新高,国际农产品的价格飞速上涨。 在南美洲、在亚洲,玉米期货、小麦期货都创历史新高。 常言道: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。 但是,美国正在逐步的加紧粮食出口的限制,这使得全球所面临的危机比粮食危机还要可怕。 因为粮食交易大权被掌控在美国手里,对于国际粮食的安全形势而言只是雪上加霜。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之后,即使全球的经济水平有所回升,但是巴西却仍然止不住走在下坡路上。 粮食交易权被别的国家掌握在手中、政府部门不被信任……这一系列因素都导致巴西市场并不被国际投资机构看好。 (博尔索纳罗) 当那个满口谎言的巴西前总统博尔索纳罗卸任之后,卢拉在2023年年初成为了巴西总统。 对于国内的饥荒,这位领导人尤为痛心。 2003年,卢拉第一次出任巴西总统,他将消除贫困作为巴西最重要的目标。 再度当选总统,卢拉泪洒当场,他曾经幻想过:当自己卸任之后,巴西会成为英国、法国那样的强国,但谁料如今连饭都吃不上。 因此在再度当选总统之后,卢拉立下了一个誓言,那就是要等四年后卸任的时候,让每一个巴西人都能吃饱饭。 (卢拉) 作为拉丁美洲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,巴西称得上是地区大国。然而作为一位大国总统,卢拉的愿望却是相当的平凡。 务实,肯干,巴西人民对卢拉寄托了无限的希望,只是面对着不断恶化的经济局势,卢拉也是困难重重。 结语 巴西是世界上贫富分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,从里约热内卢的高山上俯瞰,一半是繁华的城区,另一半是贫民窟。 这就导致巴西新总统卢拉在上任之后,也没有提出什么新的经济目标,而是说要把百姓的生存问题解决了。 卢拉的目标很卑微,但是现实很骨感,如何“保证每个孩子每天睡觉前能喝上一杯牛奶,醒来时吃上黄油面包”,成为卢拉未来四年最大的挑战。 参考资料: 新京报.这个“最不该挨饿的国家”,如今为何一半人吃的没保障 惨!巴西1.25亿人陷饥荒吃不饱饭,民众饿到去垃圾场和狗抢骨头 农业大国闹饥荒,资本是怎样控制一国粮食的? 人民政协网.从卢拉落泪看粮食安全为何要警钟长鸣 卢拉为何落泪?粮食自主权不容旁落 警惕粮食战争!四大粮商曾对华出手,中美掰手腕期间,要谨防偷袭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.巴西粮食出口收入全球领先 房产律师 http://www.zylsw.com.cn/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分享
邀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