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是我用命换来的,多少钱都不卖!”1973年,宁夏一男子想从一对夫妻手中,买一个黑色松塔形物品,却被拒绝。 这名男子是当地文化站的工作人员,他在集市上买东西时,看到一对摆摊卖农产品的年轻夫妻,那名妻子手中正拿着一个浑身黝黑的圆柱状物体,此物体表面上有着层层叠叠的鳞片图案,看起来很像一个松塔。 出于对文物的敏感性,这名男子觉得这个圆柱状物体很不一般,于是,他走到小夫妻的摊子前,指着那个圆柱状物体,说:“如果你们把这个送给我,我可以将你们摊子上的农产品都买走。” 谁知,他的提议竟然被那人的妻子一口回绝:“不卖!”男子以为人家嫌弃自己出价太低,赶紧改口说:“那我出50元买!” 50元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,看着那位丈夫激动的神色,男子认为这次肯定能成功,结果人家妻子却说:“这是我用命换来的,多少钱都不卖!” 原来,小夫妻俩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个圆柱状物体,是因为早晨妻子不小心摔到了一个地洞里,捡到了这个东西。 妻子不想卖,是觉得这东西和自己有缘,而且摸起来细腻光滑,十分舒服。 得知原委之后,这名男子也没有强人所难,他退了一步说:“那我把你们的东西全都买了,你们能告诉我那个地洞在哪里吗?” 这下小夫妻没有再拒绝,他们帮男子将农产品送回文化站后,立马带着他和文化站的几名工作人员向地洞所在地赶去。 很快找到了地洞,工作人员一眼就认出这是个新的盗洞,立刻通知了考古专家。专家们赶来后,果然在下面发现了一座古墓,在对古墓进行了保护性发掘之后,专家们根据墓葬的形式推断出这是座汉代古墓,距今已有1800多年。 令人遗憾的是,此墓虽然出土了不少金银器、玉器、丝织品等价值不低的文物,却再也没有找到和小夫妻手中一样的圆柱状物体。 很显然,小夫妻手中那件物体也是件珍贵的文物。 后来,专家们向那对夫妻说明了文物的重要性,询问他们愿不愿意捐献。小夫妻俩也是明事理的人,答应将其捐献给国家,这让专家们十分欣慰。 在向有关组织说明了情况,给小夫妻俩送去了奖励之后,专家们小心翼翼地将圆柱状物体送到实验室。一位老专家仔细勘察后说:“这东西质地有点像墨块。” 大家都十分惊讶,毕竟这种形状的墨块很少见。 不过,要找到正确答案,还是要进行科学的检验。于是,专家们取了少量的物品进行化验,结果发现它竟然真的是墨,因为样品中的元素多为碳单质,这是墨的结构特点。 墨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,甚至可以追溯到商代。墨最开始是以墨丸的形式出现,墨丸的使用方法是用砚石将其研磨均匀,再加水调成墨汁即可。 后来经过发展,渐渐出现了更加方便的块状手持墨,本次发现的松塔形墨就是手持墨的一种。 不过,在传统的制墨工艺中,想要墨呈现块状,必定要在原材料中加入适量的胶和灰作为粘结质,再经过压模。胶的老化程度,决定了块状墨的寿命,因此,传统工艺制作的块状墨都有一个缺点,难以保存。 除了怕光、怕冷、怕热外,墨块还很怕潮湿的环境。潮湿的环境,会加速胶衰老,导致墨块出现变形以及掉渣的状况,严重影响使用效果。 那么问题来了,这块松塔形墨,竟然在阴冷潮湿的墓中呆了1800多年,依然完好无损,如何办到的?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,专家们又对其进行了多次化验,然而,各种科学检测手段用尽后,也没检测出此墨块中用的到底是哪种粘合剂,这也成了众多专家的一个莫大遗憾。 不得不令人惊叹,中华民族老祖先的很多智慧,哪怕是现代科学,都无法将其超越! 目前,这枚珍贵的汉代松塔形墨,被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,供大家观赏。希望有朝一日,科学家们能够解开它身上的秘密。 作者:枣子树 编辑:飘飘 好听歌曲 http://570555.chapuw.com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分享
邀请